而黃道動盤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國的七政四餘星盤,也就是果老星宗一書內鄭氏星案的格局,
其格局為開列:12宮、七政四餘、廿八宿、間有多少神煞化曜。
另一種為西洋的弧角星盤,其格局如天步真原,而現代所應用者,多為圓圖,
方圖之應用為中世紀以前之傳統(因為印刷刻工方圖容易,圓圖較費工)
其格局為開列:12宮、十二星座、日月五星、現代三王星、行星交角線。
要注意的是中國的黃道動盤與西洋的黃道動盤是很不同的!
中國用整宮制,也就是黃道星座就是後天12宮,
西洋多半用不等宮制(所以才要算弧角分宮!)
中國用逢卯安命,不考量緯度高低差異。
西洋用東方黃道命度,必須考量緯度高低差異。
在評選黃道動盤的理論上,中西方也是完全不同的觀念,
中國的理論是重視七政四餘彼此的五行特徵,廿八宿的五行特徵,
並加上一些特殊型態,如三合(拱照)、四正(關照)、輔夾,
以及五行特徵配合季節產生的「恩用仇難」理論。
間有一些術者,把地平廿四山也配五行,認為天星五星要與山向五星配合,不過此屬少數應用。
而西洋的理論重視日月五星三王的落宮、彼此的交角、重視太陰的交角、重視行星的高低,
重視依照不同用事產生的「用事星」「用事宮」等理論
接著談地平動盤。
所謂地平動盤就是以當地時間、當地經緯度求算此時此刻天上的星體投射在此地的地平方位。
地平方位在中國習慣以羅經的廿四山來表示,
但要留意的是,不論是西洋的軟體繪出的local space chart,
或是華文第一套可計算地平動盤軟體royalstar所繪出的地平方位,
全部都是以地理子午為準的。
如果希望應用地平動盤於風水陰陽宅上,則必須考量磁偏角的問題。
不過磁偏角各地不一,且可能有變動,另一道路可用日影羅經
(其實只要有royalstar的地平動盤圖,立針見影即可求地理子午!)
地平動盤的應用必須深刻了解太陽照射地球的自然現象,
大家都知道太陽是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但是實際太陽早上在正東方升起、正西方落下唯有在春分秋分二日!
其他時間,太陽會偏東北或著東南升起,偏西北或西南落下。
以臺灣地區而言,日照最北就是到嘉義北迴歸線,
所以春分~夏至~秋分 太陽每天會偏東北方升起 西北方落下,
而秋分~冬至~春分 則太陽每天會偏東南方升起 東南方落下。
地平動盤的應用在中國並不嚴格,也就是僅僅用太陽每日走廿四山,
約卯時到卯山、午時到午山、酉時到酉山、子時到子山如此均勻,
如果懂得三式的「六壬術」應該會清楚的知道:六壬的天地盤正為此種地平動盤的觀念。
(嚴格講,六壬的天地盤其實是表現赤道太陽各時辰的關係,非地平動盤)
而後來清朝西法進來後,開始變的精算起來了,
透過赤道座標與地平座標的轉換,即可求算真太陽到方,
有的甚至吹噓要準確到分金度上。
這部分已屬於西洋弧角天星的範疇了。
中國的天星擇日研究的是:
黃道靜盤(星體與山向的感應)、黃道動盤(以日月恩用之拱夾定格,以晝夜陰陽之分定局,
以格局定日,以日之躔度定時,以時定命,以命定恩,以二至二分之時令定用。
有的研究化曜)。
天星擇日 www.d5168.com
4/4首頁 上一頁 2 34
中國七政四餘天星擇日基礎
陳按 楊國正是星學方面的先進,很值得我們這些後學學習。文 楊國正 puka 老師 一般擇日館所用的方法多為三合剋擇神煞,這些法則雖不能說盡是糟沫,但仍不乏許多為術者偽造的,自清朝以來,皇帝交付 欽天監 數次闢謬崇真,但是編通書的老先生還是不管那么多,照編不誤!然而通書神煞眾多何以取用?往往令人眼花撩...
中國七政四餘天星擇日基礎
四餘星 我國傳統的星命術以七政 日 月 水 金 火 木 土 四餘 氣 孛 羅 計 配合28星宿 五行生剋 氣候變化用以推演人生之軌跡。政 即政令,行使主權。餘 為政之輔為政之奴。所謂四餘為 羅睺 火之餘 計都 土之餘 紫氣 木之餘 月孛 水之餘 羅計為黃道與白道相交之點。因月亮的軌道 稱為白道 與黃...
中國七政四餘天星擇日基礎
如果拿這個教小學生,一定有小朋友會問 老師,為什麼地球儀是斜的啊?好奇的人往往學的比較多,思考比較深一層。沒錯,地球儀為什麼是斜的?這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就是斜斜的,換言之就是赤道面與黃道面不平行 也不重疊 如果重疊的話,那就不需要黃道座標系統了。由此就產生出 黃赤交角 因為黃道面與赤道面既不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