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禪宗的"禪",是出於《莊子·寓言篇》?抑或者佛典中?若釋教史上直下頓悟,有稱作"
禪宗"的話,從佛典來看,"禪"可分為了義不了義。第五禪定度為不了義。了義如何?《
大寶積經》卷逐一4記文殊師利答皇帝問禪行曰:"無有少法可取,是謂禪行。又不取何法
?所謂不取此世彼世,不取3界甚至不取一切諸法,如是同等,是為禪行。皇帝!如禪行者,
甚至無有一法響應,無合無散,是謂禪行。"《善住意皇帝所問經》記皇帝問多么比丘得
言禪師?文殊師利答言:"皇帝!此禪師者,於一切法,一切思量,所謂不生,若如是知,得 為
禪師。"《宗鏡錄》卷逐一0記:"學人問先德,如何是禪?答:悟自理為禪。"《壇經· **
品》記六祖答薛簡問:"道由心悟,豈在座也。經雲『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
故?無所歷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畢竟無證,
豈況坐耶!"六祖所云了義禪與佛典所云了義禪又有何異?何有甚么所謂六祖後才有所謂禪宗
,何有甚么"發生於中國"?!中國化、形而上學化?!所不同的是佛之慧命,拈花微笑,自達摩至
慧能,又經五家7宗,佛之慧命,不在印度,卻在中國大地上竟放異彩。並顯示出他獨有的
魅力而風靡朝野,世界之士"不歸儒則歸禪",甚至"婦人童子抵掌嬉笑,爭談禪悅",佛 法
因此從降生間通向世間的一切範疇,從山林迴歸到"如"。大乘教義所涵蓋的世降生間的學
問,因此得以實踐。佛法也從3乘宗權巢臼裡超脫出來,從此徹底拋卻了從我動身的一切向
上尋求,而且解脫了種種帶功利顏色的修行約束,從此從3乘教下的自我完成走向純無我的
利他菩薩行,大乘慈悲的巨集願,能力真正以宇宙一體的胸襟,自由生動的心態投向人世,佛
陀為人類開發的宇宙人生真諦也活生生地映如今眾生的周圍,佛陀的焦點思想,也能自達摩
至慧能後在中國大地上如雨後春筍般的獨顯光采。七三四8;
佛陀菩提樹下夜睹明星的悟境與達摩到慧能之後的宗匠悟境,無疑是對宇宙人生的統一悟境 。
《大般若經》卷39五記佛言:"佛法等於菩薩法。""菩薩與佛雖位有異而法無別"。
不少學者在論及所謂的形而上學化、中國化了的中國禪宗,有說始於法融,有說奇門算命 https://www.d5168.com/qimen/始於六祖,有說
始於神會。除了因與老子的以"無"為本體相融雜外,另有老莊超出的思想與梵學直示大義
的玄理問題,如湯用彤說的:"《肇論》首要理論,如齊是非,一訊息,多由讀《莊子》而
有所了悟。惟僧肇特色在能取莊生之說,獨佔會意。"〔四〕以此而論,《莊子》的"齊 是非,一
訊息",不同於老莊形而上學的特色:"從無而天生萬物,從萬化根源的道(無)去說明一切--
形而上的形而上學。"而與佛法了義不貳祕訣是不是有相通處?何處是同,何處是異?若在"玄理"
上有相通處,是不是可一律摒斥為外道?形而上學化?中國化?這也是亟須咱們辨正的問題。七三四8;
以《莊子·齊物論》而論,莊子批判了戰國的百家爭鳴,指出各派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 的
侷限性,皆由於不能通達道。他們都"所以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故皆未"得其環中"。因
為不曉得"萬物皆種,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宇宙萬有本色是齊一的,"
唯達者知通為一"。"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此與《大般若經》卷五94"若
能了知諸法無2,即能了知一切佛法"又有何異?《肇論》所以雲:"物不異我,我不異物 。""令萬物以己者,其唯賢人乎"!七三四8;
《齊物論》又說:"丘也與汝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且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
。又有很有名的"胡蝶夢"。這與《般若經》的一切法如夢、如幻,又有何異?!七三四8;
《莊子·天地篇》論雲:黃帝遺其玄珠,使:三8二;索之而不得。使:三8三;垢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
,象罔得之。僧肇《涅:三七8;無名論》廣述此義:"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 一切知
。故經雲:吾心無所知,故無所不知。""經雲:真般若者,清淨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
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返照然後無知哉?""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矣。是以聖 人以無
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理"。"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是以知即無
知,無知即知"。"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知,知無"。七三四8;
關於漢魏梵學形而上學化及所謂「禪宗」的
關於漢魏梵學形而上學化及所謂 禪宗 的 關於漢魏梵學形而上學化及所謂 禪宗 的形而上學化問題 釋教傳入中國,從漢至晉主要是禪學以及般若學2大系統。當時緇素對般若學 的理 解 註釋,都脫不了魏晉風行的 老 莊 形而上學思想。魏世何晏 王弼祖述 老 莊 其立論皆以 無為本 士醫生競尚空無,唱貴無賤有,本...
關於漢魏梵學形而上學化及所謂「禪宗」的
洪修平 中國禪學思想史綱 慧能雖在許多方面與佛陀精力相通,卻其實不簡單地向原始 釋教迴歸,在他的禪學理論以及禪學實踐中,融入了大批傳統思想文化的精力,尤其是老莊的 天然無為之道與儒家至善至誠之性等。表示出了許多與傳統禪學相異的中國化特點。佛 教自兩漢時傳入,便通過一個不斷中國化的程序。到隋唐時,中國...
關於漢魏梵學形而上學化及所謂「禪宗」的
關於僧肇 物不遷論 不真空論 涅 三七8 無名論 有所謂 剿襲 老 莊 形而上學 之 書 肇論 等首要論理,如齊是非,一訊息,或者多由讀 莊子 而有所悟。惟僧肇特 點在能專取莊生之說,獨佔會意,而純潔用之於本體論 因而 肇論 仍屬形而上學體系 此論甚可商議。檢之 僧傳 僧肇等人雖從前受老莊陶冶,且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