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龍的成語文化集萃十二生肖

2021-03-31 08:59:41 字數 1128 閱讀 7690

有關龍的成語文化集萃

神龍見首不見尾,虛無縹緲的龍本是人想像出來的;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自然也少不了龍的蹤跡。漢語中有關龍的成語豐富多彩,也體現出華夏民族對龍的崇拜之情。

▲畫龍點睛

這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成語。據唐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載,張僧繇是南朝梁的著名畫家,梁武帝佞佛,崇飾佛寺,多命張僧繇畫之。他為金陵安樂寺畫四白龍卻沒有點上眼睛,常常說:「點睛即飛去。」人們以為他說大話,就極力請他畫上眼睛。不一會兒,只見雷電破壁,兩龍乘雲昇天而去,另兩龍未點睛,仍在壁上。這當然是傳說,不過「畫龍點睛」一語卻成為人們形容在文章或言語關鍵處點明要旨以使內容生動有力的比喻。在古代相書上,人的眼珠如龍,據說是大貴之相。據《舊唐書方伎傳》載,袁天綱曾為幼兒時的武則天看相,大驚說:「此子龍睛鳳頸,貴人之極也。」龍的眼睛什麼樣,自然誰也沒有見過。

▲葉公好龍

這是一句頗具生活哲理的成語。據漢劉向《新序雜事五》載: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於是後人常用「葉公好龍」比喻愛好某一事物只是表面上的而非真的愛。

▲龍飛鳳舞

此成語出自宋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於臨安。」原形容氣勢奔放豪邁。現在多用來形容書法遒勁奔放。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0回:「只這書法與寫得這等鳳舞龍飛,真令人拜服。」

▲龍馬精神

此成語出自唐代李郢《上裴晉公》詩:「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後用來比喻老而彌堅的精神氣概。

▲龍生九子

古代傳說一龍所生的九條小龍,他們形狀性格都不相同。後比喻同胞弟兄志趣各有差別並不一樣。

在多數情況下,龍總是美好事物的象徵。「望子成龍」表示了人們對後代的期望,「乘龍快婿」是人們對他人女婿的讚語。「龍肝風髓」或「龍肝豹胎」常比喻珍貴的食品或佳餚,「龍章鳳姿」則指人的風采氣度不凡。「龍驤虎步」形容昂道闊步、威武雄壯的樣子,「龍騰虎躍」則是對矯健有力、生氣勃勃者的形容。在古代,龍與封建帝王有天然的聯絡,「龍飛九五」指即天子位,源於《易經》;「龍顏鳳姿」專門形容帝王之相,體現了舊時代的封建思想。至於用「龍蟠虎踞」或「龍盤虎踞」形容地勢雄壯險要,

用「藏龍臥虎」形容人才濟濟,用「車水馬龍」形容交通的繁忙景象,更是使用頻率較高的成語。

有關猴的成語文化集萃十二生肖

有關猴的成語文化集萃 在十二生肖中,猿猴與人類最多相似之處。也許正是由於這種可比性太強之故,削弱了人類在自然界中 唯我獨尊 的崇高地位,引來人對猿猴情感上的幾許不平,於是在漢語中有關猴的成語或俗語幾乎都含有貶義。朝三暮四 此成語出自 莊子?齊物論 狙公賦茅,曰 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 然則朝四而暮...

有關牛的成語文化集萃十二生肖

有關牛的成語文化集萃 漢語中有關牛的成語,有一些日常使用頻率很高,無論書面與口語,都是如此。對牛彈琴 此成語出自漢人牟融 理惑論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比喻對不懂事理的人講道理或論事,或意在徒勞無功,或意在諷刺對方的愚蠢無知。也作 對牛鼓簧 然而現代科學認為,給奶牛演...

有關兔的成語文化集萃十二生肖

有關兔的成語文化集萃 顧名思義,有關兔子的成語自然都應在文字中出現 兔 字,一般而言是如此,但也有例外。如 撲朔迷離 此成語出自北朝民歌 木蘭辭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撲朔 腳亂動 迷離 看不清物的狀態。後人即用此語比喻事物錯綜複雜,一時難以辨別。狡兔三窟 此成語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