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大師白龍王許道長 改命換運的十個規律!

2022-05-14 19:55:28 字數 1890 閱讀 4407

一、「因果」定律:「修行真正的進步,體現在一個人的行為是否越來越遵循因果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當然也遵循這個定律。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是「因」,都會產生相應的「果」。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會不斷「種因」,種「善因」還是「惡因」由人自己決定。

二、「吸引」定律:「你生命的一切,被你的內在吸引而來!」

人的心念(思想)總是與和其一致的現實相互吸引。一個人的心念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一個人的心念是積極的善良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積極的或者善良的。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專注於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這個人就會把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運修造的基本思路。

三、「深信」定律:「你信仰什麼,生命就走向什麼!」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會發生,則不管這件事是善是惡、是好是壞,這件事就一定能會發生在這個人身上。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運修造的原則。由此看來,有好的信念是一種福,想給自己種福必須建立好的信念。

四、「放鬆」定律:「放鬆是開發潛能的關鍵,靜坐可以幫助人進入放鬆。」

人只有在心態放鬆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態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將帶來不良結果。舉個例子:大熱天晚上停電,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著覺備受煎熬,老在想著這該死的電什麼時候才來,電總是在你著急的時候偏偏不來,但當你最後受夠了,人清靜安定自然涼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時候,電就來了,倏忽間你的房裡燈火通明,電風扇轉起來了。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這是定律,這是放鬆定律。

五、「當下」定律:「你的生命其實只能活在當下時刻,其他的都是頭腦裡的幻境!」

人不能控制過去,也不能掌控未來,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此時此刻的心念、語言和行為。只有專注於調好當下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命運便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向好的發展。

六、「80/20」定律:「80%的成果在最後20%的時間和努力獲得。」

人在達成目標前80%的時間和努力,只能獲得20%的成果,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由於久久不能見到明顯的成果於是失去信心而放棄。比如比如改正一個壞習慣。須知命運修造是長久的事,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預期前80%的努力會有很大收穫,只要不放棄,最後20%的努力就會有質的飛躍。

七、「應得」定律:「發生的一切都是最該發生的,都是果報。通過修德行善,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厄運。」

人得到應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所以想要改造自己命運的人,首先要發心懺悔,勤修懺悔可以讓我們的心靈和過去的習氣逐漸斷除連結。其次要不斷的修德行善,改變過去的業力對每個當下生命時間的影響,使得大災化小,小災化了。

八、「間接」定律:「要想改變自己的某方面,先去幫助別人改變那個部分。

自我價值(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必須通過提高他人價值間接實現。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須通過首先提高別人的自尊間接實現。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過成就別人間接達成。

九、「佈施」定律:「給別人,就是給自己,你不可能得到自己從未付出過的。」

佈施就是「給出去」的意思。這個定律是說,你佈施出去的任何東西,終將成倍地回報到你身上。

十、「不圖報」原則:「我們與萬物同源同體,不住相佈施,福德不可思量。」

這是佈施定律的補充。也就是說:你佈施的時候永遠不要企望獲得回報,你越不望回報,你的回報越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所以請記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無需從受者處獲得回報。

菲律賓白龍王許道長教你如何改運換命

影響命運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我們自己先天命運,是我們過去生中所做的善惡業力,它決定了我們一生的貧富貴賤和人生的基本執行曲線,這個是根本。基本上,出生的年月日時可反映出這個根本曲線的80 左右,所以,命理學講究一個人出生那一刻的時空資訊,至於方法,可以是八字,紫薇,也可以是六爻的終生卦,奇門的出生命盤....

命理大師白龍王許道長 改命必須從改變心態開始

很多人說自己命運坎坷,就想著能不能通過八字 改一改。改命,究竟要改什麼呢?白龍王許老師認為,改命必先改心。這個心,指的是人的 心念 心性 這些年白龍王許老師看了無數的八字,見證過很多人的起伏順逆,特別是有一些經歷了大的磨難 挫折的朋友,在白龍王許老師的指點和幫助下,逐漸從低谷中走出,找到了自己正確的...

算命大師白龍王許道長 知命方能改命

或許你會有疑問,如果我想改運,但改什麼運?你可能希望儘量將不好的命運改好,好的部分當然要保留,但你又怎麼知道自己那一方面好,那一方面不好呢?這確是一個問題。比如說,如果某人一生註定健康無病,而且壽年過百歲,他自己不知道,自從幼年起,便用盡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去修行,擺風水,用姓名學去改命,但目的卻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