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鄭、楚等國勢力強大,許國不斷地遭到這些諸侯國的進攻,由於力量弱小,無力抵禦,只能忍辱
負重,委曲求全。公元前654年,楚國伐許,許侯無力抵抗,遂肉袒謝罪,楚國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時,又一次進攻許國,許侯只好再次肉袒謝罪,使其退兵。在這種情況下,許國所能做的惟有遷徙,以避其鋒芒。公元前576年,即許靈公時被迫遷到了葉(今河南省葉縣西南);公元前533年,又遷其國於城父(今安徽省亳縣東南);公元前529年,再次遷回葉;公元前524年,又遷到了容城(今河南省魯山東南)。公元前523年,許悼公患瘧疾,太子止獻藥,悼公飲後非但沒有治好病,反而送了性命。太子止見闖了大禍,於是便逃到了晉國。此外,楚國有許伯,鄭國有許瑕,晉國有許偃、趙國有許鈞、許歷、魏國有許綰,他們都是因各種原因從許國流亡到各國的,由於無法歸國,便定居於當地。後來幾乎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見當時其所面臨的局勢之險惡。許國遷到容城後,雖然得到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喘息機會,但是當時周王室衰弱,無力阻止諸侯紛爭,許國這樣的小國仍不能避免被吞沒的命運。
這一時期分佈在各國的許姓人大都是許國滅亡後被迫遷去的,他們通常仍可保留貴族的身份。但在戰國後期由於社會變革加快,社會分化劇烈,有一部分許姓人已經逐漸失去了原有的貴族地位,如趙人許歷,便是一例,所以他們必須以自己的才幹重新博取功勳,以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此外,除了以上諸國外,齊、韓、燕等國也有許姓分佈,所從事的職業五花八門,其中也有處於社會下層的人。通觀這一時期的各國許姓,人數並不很多。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有二:一是許國本來就是小國,人口有限;二是許國滅亡後,許姓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基礎,他們的活動不為史書記載,故今天便很難了解其全部情況了。
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除了高陽地區有許姓分佈外,在今山東、河北、河南、陝西、遼寧、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均有分佈,其中以陝西、河南、河北的人數為最多,也最為集中。在這些地區也不是均勻分佈,而是集中於某一區域,如陝西主要集中在關中,河南則集中在洛陽及豫南一帶,河北主要集中在冀中平原。
隋唐時期
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唐代以後,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地,故唐代以後的許姓名人也多出於此地。
宋元時期
遼國地處中國北方,其境內許姓分佈較少。金國消滅北宋後,佔據了淮河以北廣大地區,這裡主要是漢族聚居區,所以金朝統治時期許姓分佈要比遼廣泛得多。元朝的統治地域廣大,人口眾多,民族複雜,故境內分佈有大量的許姓人。此外,這一時期許姓的民族構成也發生了變化,在少數民族中也出現了不少許姓人。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人口遷徙相對比較頻繁,有的是政府行為,也有因躲避戰亂,從而構成了這一時期姓氏分佈的又一顯著特點明清以來的許姓狀況。明清時期是許姓人口的大發展時期,見之於記載的許姓人數大大地超過了前代。此外,文化素質也大大地提高了,出現了一批學者,考中進士的人數也空前增加。還有一個特點,即這一時期在少數民族中湧現了大批許姓,人數之多遠遠超過了以前歷代的總和。
周姓遷徙姓名測試
秦漢以前的遷徙 周姓最初發源於今陝西渭河平原地區。周初,大規模分封諸候國,這些諸侯國廣佈於黃河中下游及江淮地區。周姓由西向東遷徙繁衍,與周王朝都城由陝西向河南東遷有著密切的關係。自平王東遷洛陽後,周氏得到了大舉的繁衍,曾一度成為巨族。戰國秦漢時期的遷徙 周姓主要繁衍播遷於我國北方的廣大地區,且以河南...
黃姓遷徙姓名測試
黃姓最早的發源地應在金河南省潢川縣西部一帶。黃國滅於楚之後,黃姓族人散居四方。有地北逃至河南中部,大批則被迫內遷到楚國腹地 今河北境 今黃岡 黃陂 黃安 黃梅等地,據說均因黃人遷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內遷到楚都郢 今江陵 荊州 又有一支遷到江夏安陸 今湖北雲夢縣東南一帶 秦漢之時,黃姓已稱盛於長江中游...
趙姓遷徙姓名測試
山西省 洪洞 古趙城 趙氏。永濟趙氏。聞喜趙氏。武鄉趙氏。汾州趙氏。平定趙氏。五臺趙氏。孝義趙氏。沁水趙氏。平順趙氏。太谷趙氏。陵川趙氏。解州趙氏。定襄趙氏。應縣趙氏。原平趙氏。左雲趙氏。河北省 涿郡趙氏。正定趙氏。蔚縣趙氏。文安趙氏。威縣趙氏。定縣趙氏。井陘趙氏。晉縣趙氏。蠡縣趙氏。保定趙氏。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