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崇:春秋楚成王時太師,助楚穆王繼位有功,被穆王封為太師,兼掌上環列之尹。
潘 嶽(247-300):西晉文學家,字安仁,滎陽中牟(今屬河南)人。以文學才華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學方面,長於詩賦,文辭華靡,與陸機齊名,世稱「潘陸」,並有成語「潘江陸海」可證。其《閒居賦》《悼亡詩》為世傳頌,明人輯有《潘黃門集》。亦稱為潘河陽、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應用的一句話,用來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這位潘安,就是晉代的大才子潘岳。
潘 尼(約250-311):西晉文學家,字正叔,滎陽中牟(今屬河南)人,官至太常卿。與叔父潘岳以文學齊名,世稱「兩潘」。明人輯有《潘太常集》。
潘 美(925-991):北宋檢校太師、忠武軍節度使,字仲詢,大名(今屬河北)人。宋初,從太祖平定叛臣李重進,率軍滅南漢、南唐、北漢,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獨拔寰、朔、雲、應等州」,因攻遼時指揮失當,致名將楊業被俘絕食而死。旋以業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後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諡武惠。真宗鹹平(999)二年,配饗太宗廟庭,追封鄭王。
潘 騫: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國英。其從兄征伐, 屢建大功,在開寶年間,被封為武威將軍節度使,鎮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擁戴。宋鹹平二年被追封為晉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為嗣。(騫公40世孫潘朝法敬書)
潘大臨:宋代詩人,字邠老,黃崗人。與弟大觀皆以詩名。從蘇軾、黃庭堅、張耒遊,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潘 閬(?-1009):宋詩人,字夢空,號逍遙子,大名(今屬河北)人,官至滁州參軍。詩風清淺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遙集》。
潘 翼:宋代學乾,字雄飛,青田人。貫穿諸子百家,著九域賦、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門。王十朋自少從遊,每嘆不能竟其學。
潘季訓(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時良,號印川,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廣東,行均平裡甲法。並曾四任總理河道,總結出一套治黃方法。有《兩河管見》、《宸斷大工錄》、《河防一覽》等。
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際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強調在日用實際上去求真理,提出「渾然一體」、「見在真心」的理論。著有《求仁錄》。
潘檉章(1626-1663):明清之際學者,字聖木,號力田,吳江(今江蘇)人。著有《國史考異》,顧炎武推其精審。
潘 耒(1646-1708):清初學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吳江(今江蘇)人。師事顧炎武,博涉經史及歷算聲韻之學,曾參與纂修《明史》。
潘奕雋:清初書畫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叢三鬆堂集》,遍誦藝林。
潘恭壽:清初畫家,其族第多人都是當時知名畫家。
潘 韜:清代將領,吳川人。乾隆中任閩浙督標水師營參將,守護臺灣有功,官至南澳鎮總兵。
潘仕成:清廣東番禺人,字德畲。好藏書。道光間輯刊《海山仙館叢書》,首開於古籍之外,兼刻西歐翻譯諸書之例。鴉片戰爭時曾聘請法國專家仿造西洋戰船,向清廷報告,未被採納。
潘齡皋:清末進士。字錫九,河北安新人。歷官甘肅布政使等。
潘光旦(字仲昂,1899—2023年) 中國著名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江蘇省寶山羅店鎮人。主要從事社會學、優生學、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1913—2023年在北京清華留學預備班學習。1922—2023年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生物學、遺傳學,獲學士、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吳淞政治大學教務長、光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吳淞中國公學大學部社會科學院院長等職,並講授優生學、遺傳學、家庭問題、心理學和進化論課程。2023年任清華大學教授、教務長、社會學系系主任。2023年任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發現家譜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學者。他為了研究家譜,在住宅闢一室收藏家譜,靜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說他喜歡讀他姓家譜,而不修自己家譜,潘聽了笑而不語,好事者送上檻聯:「尋自身快樂,光他姓門媚」。
潘世忠(1889--1930) 江蘇青浦趙巷鄉(今屬上海市)人。中學畢業後,以勤工儉學赴法國深造,在飛行學校學習。以技術優秀獲得法蘭西國際航空聯合會證書。回國後,任航空學校教官,兼任學校工廠廠長。潛心研製各種型別飛機。以自制飛機作飛行表演,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國第一個駕駛自制飛機的人。2023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設計的航空炸彈獲得成功。2023年張勳復辟時,駕機討伐,迫其投降。2023年1月,被任命為航空廠廠長。後以腦傷致疾卒。
潘德明:2023年生於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時寄居上海。是我國第一個以自行車和徒步形式進行環球旅行的旅行家,2023年在上海蔘加中國青年亞細亞旅行團,行至越南時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堅持不懈,乃以7年的時間,歷經40餘國,2023年7月返回上海。於2023年逝世,終年68歲。他有6位子女,多為畫家,大兒子潘薇生為大連人。
潘序倫(1893-1985):中國會計學家。江蘇宜興人。20年代,在上海創辦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學校和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建國後,任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名譽校長。著譯有《會計學》、《審計學》、《勞氏成本會計》等。
潘梓年(1893-1972):中國哲學家。江蘇宜興人。抗戰時期,在南京創辦「新華日報」,任社長近十年。建國後,曾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副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等職。全國人大代表。
潘 菽(1897-1988):中國心理學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蘇宜興人。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九三學社主要創始人之一。建國後,曾任南京大學校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長等職,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潘漢年(1906.1.12-1977.4.14):江蘇宜興陸平村人。20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左翼文化運動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長期領導敵區隱蔽鬥爭和統戰工作,功勳卓著。上海解放後任常務副市長等職,協助陳毅市長為改造舊上海做了大量工作。2023年蒙冤關押達二十餘載。2023年8月23日中共中央《關於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確認「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政治上對黨忠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25、潘天壽(1897--1971) 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頤,自署阿壽、雷婆頭峰壽者、壽者,浙江寧海人。長期從事繪畫活動和美術教學。建國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擅寫意花鳥和山水畫,遠師徐渭、朱耷、原濟等,近受吳昌碩、黃賓虹影響,佈局善於"造險""破險",筆墨有金石氣,樸厚勁挺,氣勢雄闊,題識跌宕疏斜,有黃道周風。能融詩、書、畫、印於一爐,形成獨自風格。又長於指頭畫。於畫史、畫論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治印談叢》、《潘天壽書畫集》等。
潘姓起源潘姓的起源姓名測試
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代。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畢公高在西周初年被封在畢,建立畢國。畢公高封其子季孫於潘,附庸於畢國。其地在今陝西省北部,子孫以封邑命氏。或言潘國被楚國所滅,亡國後的潘國人就有用國名作為姓氏的,從此改姓潘。出自羋 m 姓,是春秋時楚國公族的後代。見於家傳者始祖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師。通...
姓潘的女孩起名姓名測試
潘鈺麗 潘紅莉 潘頡潔 潘觀婷 潘瑞梅 潘權芳 潘馮穎 潘鈺穎 潘中文 潘婷娟 潘熠文 潘明文 潘光玉 潘雨玲 潘素花 潘彤穎 潘秋梅 潘彥麗 潘萍珍 潘秀莉 潘豔豔 潘幀妍 潘怡瀟 潘彤媛 潘婧童 潘裴裴 潘琳璁 潘會玲 潘俊玲 潘怡宣 潘靈麗 潘嘉莉 潘玉娜 潘景梅 潘其芬 潘倩菁 潘婷雲 潘嫻...
潘姓男孩名字姓名測試
潘 Pan 最好不用聲母是b.p.f的字為名,雙字名應避免全用p聲母.an韻母或陰平調的字。最好不全用左右結構的字。據1998年最新統計,您的姓氏是第42大姓。您的姓氏筆畫為16畫。潘玉輝 潘 飛 潘偉偉 潘光榮 潘 雷 潘文軍 潘長崢 潘志生 潘現勇 潘現甫 潘鵬蕾 潘繹蕾 潘忠貴 潘開洪 潘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