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嬴姓,傳說是大禹的賢臣伯益的後代。
據唐人林寶所著《元和姓纂》記載:「嬴姓,顓頊元孫伯益之後,爵封於江,後為楚所滅,以國為氏。」顓頊,為古帝名,是五帝之一,相傳是黃帝之孫;元孫即玄孫,顓頊的玄孫伯益,是舜時東夷部落的首領,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讓位給他,他避居箕山之北(箕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東南)。伯益的後代大約於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國。據考證,古江國的國都位於今河南正陽縣附近。春秋時,江國介於楚、宋、齊三國勢力之間,經常受這些大國操縱,加之淮水氾濫,往往淹沒江國的中心地帶,所以江國一直沒能強盛起來,最後被楚國滅掉。江國滅亡後,其子孫流落各地,並「以國為氏」,將江姓世代承襲了下來。可見江氏是伯益的後代,因其始祖伯益為嬴姓,故江氏源於嬴姓。
帝舜時,東夷部落首領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賜姓嬴。(虞舜時,伯益負責馴養鳥獸,至大禹時又輔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賜嬴姓。此後,嬴姓部落又分為14個小部落)伯益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賜封,其後裔有封於黃國。相傳他善於畜牧和狩獵,在古代,尤其是周朝、到秦朝的近一千年,嬴姓都是一個貴族姓氏。比如,秦始皇就姓嬴。也有很多周朝諸侯國的國君姓氏是嬴。比如,秦國、趙國、郯國、葛國、黃國、江國、樑國、徐國、蕭國的國君姓氏都是嬴。傳說中,伯益的後裔有十四個分支,即:「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
啟自黃帝傳自高陽氏,由高陽氏三傳而生伯益,當堯之時,舉益為虞典官。伯益曾輔佐大禹治水有功,禹之子啟建廟祭祀。益生三子,長子大廉封地於秦,次子若木封地于徐,幼子玄仲封地於江,遂以國為姓。江氏之先祖,起始於此!周武王時,仍舊封益地,所以春秋時稱江人,魯文公四年楚國廢江國為濟陽郡,江氏始稱濟陽族系。其後有宋代御史江景房為浙江衢州開化一代始祖。至鹹淳元年時,任宰相兼樞密使江萬里時,因元入侵,江萬里為國盡忠,萬里之胞弟萬傾、萬九與母奔鄱陽,遭遇亂劫殺,兄母不下落不明,萬九逃居湖北今黃崗縣中和鄉羅曲村八里灣,為我係湖北入蜀的由來。其時有江萬載,臨危授錦衣衛攝行中軍事,扶昺帝入福建,遇元兵溺海而死。其子江文蔚,隱居福建建寧府江寧化石壁村。江萬九之四子江文友,於元朝定鼎時,攜家屬入蜀,定居於今重慶江津縣九龍鋪。為入蜀之一代始祖。
二、出自姬姓,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餓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今浙江省定海縣東,一說在今廣東省翁源縣東),後以邑名"翁"為氏。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個兒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6姓。其中次子處恭,分姓江,其子孫也姓江。
三、江姓還有一支是姓蕭的改姓的,唐代蕭氏因敗於黃巢,怒而指江為姓,後裔主要聚於江西婺源江灣。
四、魯姓一支改江姓
據福建連城等地族譜記載,清流縣有魯野一公,唐宣宗時進士,受建州刺史,從原居地江西建昌來閩南地就任時,為祈求渡江平安而改姓江,後因有感於宦途險惡,棄官隱居於清流,其三世二十五郎江禮,宋出諡為「忠節」,其後繁衍為閩西江姓大族。
周姓起源周姓的起源姓名測試
周姓起源有四 一 出自周昌 周任之後。河圖運錄法 記載,遠古黃帝軒轅氏時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分散於古時的汝南 今河南 安徽一帶 廬江 今安徽 湖北省境 潯陽 今屬江西省 臨川 今屬江西省 陳留 今屬河南省境 沛國 今屬河南 安徽 江蘇省境 泰山 ...
黃姓起源黃姓的起源姓名測試
黃姓與本族遠古先民對天然黃色的感悟有關。古人就以青 黃 赤 白 黑五色作為主要的顏色,並配上方位 青一東,黃一中,赤一南,白一西,黑一北。黃色的方位,正好在東南西北四向的中央。古老的中原大地,遍地皆黃,還有奔騰千里的黃河。黃姓的古代先民,是一個崇拜黃色事物的氏族,故自稱黃人黃族。他們先有了黃色的概念...
趙姓起源趙姓的起源姓名測試
趙姓起源有二 一 出自嬴姓,形成於西周,其遠祖為伯益,得姓始祖是造父。1.趙姓血緣始祖 少 白皋 氏 鳥夷族為趙姓的先祖氏族。伯勞鳥,趙姓民族的鳥圖騰,其地望在今山西趙縣。趙是少 白皋 氏的後裔伯益的後代。伯益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賢人,他能調訓鳥獸,深曉火的用途,使鳥夷族的畜牧遷徙生活進入農耕定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