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草樹木周易起名法姓名測試

2021-03-31 08:59:59 字數 1319 閱讀 7952

如果沒有花草樹木,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周圍環境會顯得寂寞、死板、單調乏味。各個民族都有自己喜愛的花草樹木,以花草樹木給孩子周易起名,正說明了人們對自然生態的熱愛,表達了人們對花木傾注的感情和通過花木反映出來的某種希望和寄託。以鬆、柏、榕、槐等高大而年久的樹木取名象徵雄偉挺拔和富有生命力;以牡丹、梅、菊、蘭、荷等取名錶示漂亮、美麗、嬌豔或秀雅、韻致。中國人習慣了同自然融合,常常借花木及其他景物的自然屬性來比喻人的社會屬性,因此人的某些特性與花木的某些特性常合而為一。用花木取名,男子名則多具陽剛、果敢之氣與正直、淡泊、高雅之情操;尤其是女子的名字,由於「女為悅己者容」的精神,她們的名字多具陰柔、纖巧、嫵媚,往往被限定在風花霜月,芝蘭禽鳥的範圍之內,名字本身都要有一種美豔和清麗感。

以鬆取名,甚為廣泛。《論語》雲:「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後凋,實際是不凋,長生。松柏耐寒而又常青的自然特性被引申理解為抗擊環境變化而能保持自身不變的社會品性和堅強不屈的精神。以鬆取名,多取其精神與品性之象徵意義。如鬆、青松、石松、勁鬆、寒鬆、松青、鬆玉、鬆強、鬆德、松鶴、鬆立等。

楊柳亦常人名。由於楊柳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春天又早於其他樹木發芽、長葉,被認為是春的使者,加之垂柳等婀娜多姿,風流可愛,在人們的審美活動中佔有一定地位。《詩經·采薇》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句。惜別折柳,清明插柳早已成為習俗。人們也習慣了取楊柳字為名,以顯具活潑可愛、富有生命力。單名如白楊、楊柳,雙名如柳依、柳濱、柳青、春柳。

古人稱梅蘭竹菊為「四君子」,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山有嘉卉,候粟候梅」,從《詩經·四月》裡的詩句說明梅是人們最早喜愛的花卉之一。梅,花姿秀雅、風韻迷人、品格高尚、節操凝重。有人叫冬梅、雪梅,是說梅耐寒,有人叫春梅,是說梅報春早;有人叫香梅、梅芳,是說梅有清香。古人還把梅花的五瓣比喻為壽、福、康寧、好德、善終五福,民間常在新春貼一「梅開五福」的橫額。古今文人贊梅詠梅寫梅的詩文畫甚多,而現代民間取名帶梅字的亦眾,如評梅、寒梅、玉梅、笑梅、愛梅、夢梅、景梅、豔梅、香梅、梅芳、梅玉、梅芬、梅竹、梅姿、梅影……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人們常用花來比喻女性的美貌。父母愛把自己的兒女稱作園中的鮮花,某女子長得漂亮好看,人們喜用「羞花閉月」來誇張形容或以牡丹、芙蓉等花直比。自然界百花齊放,萬紫千紅,以花給女孩周易起名,更顯得女孩的嬌美、豔盡麗。牡丹素稱國色天香、花中之王。以其為名,取其雍容華貴、豔美富麗。蘭花是我國傳統名花,纖美精緻,婀娜多姿,奇異瀟灑,清新高雅,幽麗素淨。以其為名,除取花色之外,空谷幽蘭,多寄託幽之情、高潔之志。菊花與蘭花同為花中君子,它傲霜挺立,凌寒盛開,花姿綽約,高雅秀逸。古人愛菊:「不是花中偏愛菊,次花開更無話」以菊為名除以上幾種外,以花草樹木字入名的還有:芍藥、月季、水仙、杜鵑、海棠、石榴、靈芝、卉、惠、竹、柏、楊、槐,竺:榆、桑、桃、李、杏、桂、樺、樟、桉、楓、荔、冬青,苧知等。取名的如於桑、柏森、張卉、楊槐、李夢竹、喬思惠等。

以仰慕周易起名法姓名測試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出現了許許多多傑出的人物。先秦時評價人物就有 三立 之說,即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德行高尚,建功立業,著書立說,這些都是人物得以不朽的事業。即使在我們今天,那些為中華民族有過豐功偉績的英雄,為中國文化作出極大貢獻的古聖先賢,也是值...

以生地祖籍周易起名法姓名測試

1 以出生地周易起名。大家熟悉的女歌唱演員關牧村生於古代著名的牧野之戰的地方,今河南省新鄉市牧野村 俗稱牧村 其父母為了讓她不忘生養她的地方,周易起名牧村。田漢為子取名 海男 因其 妊於東京灣而生於上海 故命之。最著名的莫過於當代偉大的文學家郭沫若,他原名郭開貞,出生於四川樂山地區,少年時在這裡成長...

以名言志周易起名法姓名測試

以名言志,抒發父母 家人 師長或自己的理想抱負,期望孩子成才立業,大有作為。這在名字中是常見的。如漢代的孔安國 趙充國 張安世等名字,知名即知其抱負。漢代處於中華帝國的初級階段,封建社會正處於上升時期,還具有極大的活力,中華民族正是富於進取 自信精神的時候。正如魯迅先生在 看鏡有感 一文中說,漢代 ...